=============
征服
【这个是第二篇,讲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的故事。第一篇讲的是背景,还会有一篇讲法典。】
亚摩利人是来自北边山地和西边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在苏美尔-阿卡德人看来,亚摩利人是野蛮的民族。早期的苏美尔文的记载是这样说的:
不识五谷的亚摩利人…
不知道房屋和城镇为何物的亚摩利人,山里的粗人…
挖野菌吃的亚摩利人…
不会屈膝(种地)的人,吃生肉的人,一生没有房屋的人,死后不被埋葬的人…
虽然是这么记载的,亚摩利人在入侵之后也迅速的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他们也是闪族人,语言和阿卡德语类似,于是他们直接把阿卡德语拿来做了他们的语言,然后一样跟着拜苏美尔的神,用当地原来的方式治理国家。看上去还挺和谐的,虽然在入侵过程中,也有几座远古名城被烧成了废墟。
巴比伦是亚摩利人占领的一个城邦,到汉莫拉比已经是第六代国王了。公元前1792年汉莫拉比从他父亲辛穆巴里特(Sin-Muballit)接手的时候,巴比伦王国只不过是一块差不多长160公里宽50公里的地盘,周围都是比它更大的国家。南方是另一支亚摩利人建立的拉尔撒王国,东边是和埃兰游牧民族关系密切的野心勃勃的埃什努那王国,东北底格里斯河上游是胡里安人建立的亚述王国(和后来闪米特人建立的亚述是两回事),北边底格里斯河上游是同样亚摩利人建立的马里(Mari)王国。这些国家都控制着重要的资源和贸易通道,让巴比伦看起来很可怜。
汉莫拉比时期的巴比伦统治范围
汉莫拉比登基以后,第一件事情是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免去了人们的所有债务,因此获得了民众的很大支持。然后他还为城市的守护神扩建了寺庙。期间他也在不停地积累着自己的军事力量。就这样,汉莫拉比和平地统治了5年。
汉莫拉比进攻路线图
当他觉得自己坐稳了王座,而且积累了足够的实力以后,就开始向三个方向发动进攻。第六年他向南进攻拿下了拉尔萨国的伊辛(Isin)镇,并且沿着幼发拉底河一直南下到乌鲁克(Uruk),这样就控制了整个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第十年它向东发动进攻并且占领了埃什努那王国的马尔古姆(Malgum)城,次年又沿幼发拉底河向西北方向进攻,占领了西帕(Sippar)上游的拉皮库姆(Rapiqum),这也是埃什努那占领的一个城市。然后,根据记载,汉莫拉比安安静静地修了20年的寺庙和城墙。
汉莫拉比的进攻方法也很老道,他虽然经常兵力占优,但也不轻易在战场上和对方兵戎相见。汉莫拉比最擅长的,是跑到对方城市的上游,然后修堤坝挡住河水。这种时候对方很可能就因为没水喝而投降了,如果不投降,汉莫拉比就放水把城市淹过去,剩下的就简单了。
汉莫拉比的进攻行为无疑激怒了拉尔撒和埃什努那王国,但不清楚汉莫拉比是怎么和他们谈和的,反正结果就是这两个王国都没有立即打回来。至于亚述和马里,他们作为埃什努那的宿敌,是很乐意看埃什努那挨打的。20年里边周围发生了很多事情,埃什努那换了国王,马里也换了国王。马里的新国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了很多和平外交手段和周边的城邦搞好关系。最后,为了对付宿敌埃什努那,他和巴比伦以及埃兰的军队一起进攻埃什努那,最后埃兰人占领了埃什努那城。
不幸的是接下来埃兰人胃口大开,第二年,他们就派了两支军队打到了两河流域,一支军队向巴比伦进攻,但被汉莫拉比打败了。另一支军队打到了亚述南部的艾克拉图姆(Ekallatum),并且占领了几个城邦。公元前1771年,满血复活归来复仇的的埃什努那国王伊巴尔-皮-艾尔用一样的方法两路进发,一支部队沿底格里斯河向上再次占领了艾克拉图姆,另一支直奔幼发拉底河上游山谷,在辛加尔(Sinjar)地区马里和埃什努那的军队发生了一场战役,结果是马里战败屈膝求和。
马里和巴比伦都是亚摩利人的后裔,而且一起占着整条幼发拉底河,所以他们的关系一直不错,双方都有使臣在对方的城市,随时汇报对方国家内外的近况。双方还互相借用兵力。不过从后面的事态发展来看,汉莫拉比其实是一直在利用马里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已。
终于等到了公元前1764年,也就是汉莫拉比统治的第29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埃兰人,古提人(Gutians,另一支扎格罗斯游牧民族),亚述人,以及埃什努那人,这些人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向巴比伦发动了进攻。但是,在神灵的护佑下,汉莫拉比打败了这些敌人,并且加固了自己的统治。
第二年汉莫拉比开始主动出击,攻击并占领了拉尔撒城。于是这个南方的王国就这样灭亡了。
第31年,汉莫拉比的老敌人们又聚集了一支和两年前一样的军队向巴比伦发动了进攻,这一次汉莫拉比不但击败了他们的军队联盟,还一直进军到底格里斯河流域,终结了埃什努那王国的统治。现在,汉莫拉比可以说是两河流域中南部的唯一统治者了。
但是汉莫拉比还不能停下脚步,接下来他又向老朋友马里发动了进攻,发动进攻的原因,据汉莫拉比说,是因为前两年打仗马里没有站在他的一边。至于真实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马里是北方最繁华的城市而且是贸易重镇吧。不管怎样,汉莫拉比发动了进攻,把马里收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又过了两年,汉莫拉比派了一支军队到马里,把这座城市给烧掉了。烧掉的原因,据汉莫拉比说,是因为平叛,但实际原因,可能是马里实在太繁华,汉莫拉比怕自己的巴比伦比不过吧。
最后,在汉莫拉比统治的第36至38年,他向唯一剩下的一个国家亚述发动了进攻,并且“打败了所有的敌人”。汉莫拉比的军队一直打到了亚述北部接近山区的苏巴尔图(Subartu)。虽然亚述王国没有因此灭亡,但它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在北方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这就是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的整个过程。虽然最东边的埃兰和西北的叙利亚还不在他的统治范围内,但汉莫拉比自知进攻他们没有把握,于是也就维持现状了。汉莫拉比自称为“威武之王,巴比伦之王,亚摩尔全国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世界四方之王”。这个称呼看起来还是恰如其分的。
历史学家 Durant 写道:
汉莫拉比是巴比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作为征服者和律法施行者统治了43年。远古的文字和碑刻记载向我们部分揭示了他的身影——一个充满激情和天分的年轻人,在战场上像一团旋风,他打败了所有的叛乱,将敌人砍成碎片,他进军到无人能至的山中,从没有在哪场战争中输过。在他的努力下,低谷地带长年乱战的城邦终于进入了统一和平的时代,他的法典为当地带来了秩序和安全。
下一篇要讲的就是他的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