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习,有些东西我还是挺困惑的,典型的一个就是所谓的游戏化。
最近的一个直接例子,就是我给家里的儿童使用《悟空识字》。讲真话,效果一般。
我们先不说应用里边的助记机制大多不符合汉字构成原理,也不说游戏缺乏有效的考核和巩固机制,更不说到后面幼童会用玩游戏的天赋通过关卡而非真正学到东西。这些大概都是技术上可以解决的问题,技术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游戏化真的很好吗?
我家儿童识字水平比起幼教狂人差很多,但比起我自己小时候强不少。他的字基本都是爷爷奶奶通过识字卡片和手写教的,最近几个月爷爷奶奶不在,我呢就在想起来的时候用卡片教他几个,感觉效果还可以。我家的卡片上面就是字词,没有图片。教的过程虽然会有互动和想象力发挥,但根本上我觉得还是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当然没有游戏好玩,但有些东西就是得靠死记硬背啊。这点在语言学习方面尤其如此。比如英语词汇量的提高,你可以用词根助记,你可以用想象力助记,你可以研究词源,但一个单词变成主动词汇量的一部分,一定是经过多次的主动应用后巩固的结果。也许你用了死记硬背的手段,也许没有,但最终的巩固,是通过机械记忆实现的。(?)
最近我在学西班牙语,学了快一个月了,水平大概达到了我家儿童的英语水平吧。